直布罗陀的尼安德特人头骨是与尼安德特人相关的最重要的化石发现之一。第一个头骨,被称为福布斯采石场头骨或直布罗陀1号,于1848年在直布罗陀的福布斯采石场北侧发现。这一发现早于德国尼安德河谷(1856年)著名的尼安德特人发现,但当时未能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这个头骨属于一名成年女性,具有典型的尼安德特人特征,例如突出的眉脊、长而低的头骨以及健壮的体格。它仍然是迄今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尼安德特人头骨之一。
第二个头骨,直布罗陀2号,于1926年在福布斯采石场附近的恶魔塔洞穴中发现,属于一名尼安德特人儿童。这一发现为尼安德特人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对直布罗陀尼安德特人的研究表明,他们属于该物种最后幸存的种群之一,有证据表明尼安德特人直到约32,000年前仍然生活在该地区——远在他们从欧洲大部分地区消失之后。
直布罗陀的洞穴,特别是位于岩石东侧的戈尔哈姆洞穴,提供了更多尼安德特人生活的证据,包括壁炉、工具,甚至可能的刻痕,暗示象征性行为。该地区温和的气候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可能帮助尼安德特人延长了生存时间。如今,直布罗陀的头骨收藏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戈尔哈姆洞穴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被认可为理解尼安德特人历史的重要场所。
最近关于直布罗陀尼安德特人的研究揭示了他们的饮食、行为和认知能力。对戈尔哈姆洞穴遗骸的同位素分析表明,这些尼安德特人拥有多样化的饮食,包括海洋资源如贝类、鱼类和海豹,这挑战了此前认为尼安德特人主要是大型猎物捕猎者的观点。此外,烧焦植物残留物的发现表明他们还食用了烤制蔬菜。或许最引人注目的是戈尔哈姆洞穴中的一处刻痕——一种刻在岩石上的交叉纹理图案,被解释为象征性或艺术性行为的可能证据,这表明尼安德特人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些发现有助于日益认识到尼安德特人并非曾被认为的那种粗野、原始的存在,而是具有智能并适应能力的古人类,能够运用复杂的生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