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 运费开始 GBP £5.63

杰出的塞尔维亚人

套票
GBP £1.44
套票 CTO
GBP £1.44
小版张
GBP £11.51
小版张 CTO
GBP £11.51
首日封
GBP £3.24
关于 杰出的塞尔维亚人

卢卡·切洛维奇 – 特雷比尼亚茨
卢卡·切洛维奇 – 特雷比尼亚茨(1854年10月18日生于特雷比涅附近的普里德沃尔奇,1929年8月15日逝世于贝尔格莱德)是一位著名的商人、金融家、慈善家和捐赠者,也是20世纪初塞尔维亚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贝尔格莱德大学的慷慨捐赠者。

他在特雷比涅完成了小学学业,在巴尼亚卢卡和布尔奇科当过商学徒,并从1872年起在贝尔格莱德成为佩塔尔·拉多萨夫列维奇和米塔·伊格尼亚托维奇的学徒。1875年夏天,他作为一名志愿者加入了黑塞哥维那的起义军,并从1876年起在两次塞土战争中加入了塞尔维亚军队。 1878年秋,他开始独自经商。早在1882年,作为一名声誉卓著的商人,他就参与创建了贝尔格莱德合作社,该合作社面向中小型商人、工匠和官员,并全身心投入到合作社的各项活动中。

1912年2月,他当选为塞尔维亚国家银行指导委员会委员。同年2月7日,根据彼得一世国王陛下的法令,卢卡·切洛维奇被任命为教育部捐赠委员会委员,并一直担任该委员会委员直至去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国家银行指导委员会成员,他与乔尔杰·瓦伊弗特(Đorđe Vajfert)和马尔科·斯托亚诺维奇(Marko Stojanović)一起参与了国家银行金库的疏散工作,先是撤离到塞萨洛尼基,然后又撤离到马赛,并在那里一直待到战争结束,为伤员和难民提供帮助。

卢卡·切洛维奇(Luka Ćelović)为贝尔格莱德城市形象的改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首先在萨瓦玛拉(Savamala)的克拉列维奇市场街1号(Kraljevića Marka St. 1)建造了一座由工程师米洛什·萨夫契奇(Miloš Savčić)于1903年建造的家族住宅,之后又参与建造了贝尔格莱德合作社宫、宏伟的“布里斯托尔”酒店以及证券交易所大楼。在如今卡拉乔尔杰瓦街(Karađorđeva Street)的庄园里,他建造并布置了一个美丽的大公园,他每天早晨都会去那里。他将所有财产遗赠给贝尔格莱德大学。1926年,他创立了“贝尔格莱德商人卢卡·切洛维奇——特雷比尼亚茨捐赠基金”。

恩里科·约瑟夫
恩里科·约瑟夫(1924年5月1日生于贝尔格莱德,2003年3月13日卒于贝尔格莱德)是一位塞尔维亚作曲家、教育家、音乐作家、教授,也是塞尔维亚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塞法迪家庭,本名哈伊姆·约瑟夫(Hayim Yosif)。他的父亲莫沙·约瑟夫是一位商人,在德国和意大利公司担任代表,同时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也是著名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鲁索的歌迷,他亲切地称他为恩里科。母亲索菲亚在瑞士接受教育,是一位翻译家,也是国际笔会(PEN)的成员。

约瑟夫一家在战争年代流亡。战争结束后,他们返回贝尔格莱德,恩里科继续深造,并毕业于贝尔格莱德第一中学。1954年,他毕业于音乐学院,师从米连科·日夫科维奇教授。1955年,他在“沃伊斯拉夫·武奇科维奇”初级音乐学校(1955-1956年)和“科尔内利耶·斯坦科维奇”中等音乐学校(1955-1957年)开始了他的音乐教育生涯。1957年,他成为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助理讲师,师从米连科·日夫科维奇教授。1961年至1962年,他继续在罗马深造。1964年日夫科维奇教授突然去世后,他接任了作曲系主任。他于1965年当选为助理教授,1970年成为副教授,1976年获得正教授称号,并一直担任正教授直至1989年退休。

他于1991年当选为SANU通讯院士,并于2000年成为正式院士。

他创作了大量声乐、器乐、室内乐、合唱和管弦乐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安提卡奏鸣曲》、《斯特凡·德尚斯基之死》、《钢琴与管弦乐协奏曲》、《哈姆雷特》等。

恩里科·约瑟夫于2003年3月13日在贝尔格莱德去世,葬于犹太公墓。

弗拉德塔·耶罗蒂奇
弗拉德塔·耶罗蒂奇(1924年8月2日生于贝尔格莱德,2018年9月4日卒于贝尔格莱德)是一位医生、神经精神病学家、心理治疗师、教授、哲学家、作家,也是塞尔维亚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他毕业于贝尔格莱德第二男子中学,1951年毕业于医学院,并于1957年在医学院主修神经精神病学。1958年至1961年,他在瑞士、德国和法国从事心理治疗工作。

1963年之前,他一直在大学神经内科诊所担任助理医师。当“德拉吉沙·米绍维奇”医院成立第一个心理治疗科时,弗拉德塔·耶罗蒂奇转而与首席心理医生弗拉迪斯拉夫·克拉因博士共事。在塞尔维亚数十年致力于心理治疗的发展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患者服务经验,并获得了“首席心理治疗师”(Primarius)的称号。

1985年,在东正教神学院,他参与创建了牧灵心理学和医学系,并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最终告别了医院和心理治疗领域。对医学以外的兴趣和对研究精神的追求,使耶罗蒂奇投身于文化人类学研究,并在心理治疗、社会学、社会精神病学和哲学领域撰写了70多部著作和数百篇科学论文。除了广泛的新闻报道和研究工作外,他还在南斯拉夫和塞尔维亚各地举办了一系列讲座。

自1984年起,弗拉德塔·耶罗蒂奇一直是作家协会的成员。他还是塞尔维亚医学科学院的正式成员、塞尔维亚医学会(心理治疗分会)、南斯拉夫心理治疗学会以及贝尔格莱德荣格协会的成员。他于1994年当选为塞尔维亚科学与艺术学院语言文学系通讯院士,并于2000年成为正式院士。他因其科学工作和社会贡献而获得了无数的认可和奖项。他于2018年9月4日在贝尔格莱德去世。

米拉·特雷洛维奇
米里亚娜·米拉·特雷洛维奇(Mirjana Mira Trailović,1924年1月22日出生于克拉列沃,1989年8月7日逝世于贝尔格莱德)是一位杰出的南斯拉夫戏剧和电影导演,也是前南斯拉夫最重要的戏剧中心之一“212剧院”(Atelje 212)的创始人之一和长期经理。她对我们地区文化的贡献极其重要,她的作品也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她出生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翻译,母亲是教授。1944年,她作为贝尔格莱德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进入公众视野,后来成为该电台戏剧节目的导演和编辑。1956年,她毕业于贝尔格莱德戏剧艺术学院导演专业,之后在那里教授广播导演。作为毕业论文,她在1956年11月12日的“工作室212”剧院开幕式上执导了一场歌德的《浮士德》音乐会演出。

“工作室212”剧院的创立是米拉·特雷洛维奇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尽管并非唯一成就。当时,这家先锋剧院以其创新的表演而闻名,这些表演经常挑战社会规范和禁忌,但也深受观众欢迎。她与约万·奇里洛夫(Jovan Ćirilov)于1967年共同创立了贝尔格莱德国际戏剧节(BITEF),并担任艺术总监直至去世。1989年,她参与创立了比泰夫剧院(Bitef Theatre)。

在“212号工作室”(Atelje 212)的舞台上,她上演了该剧院一些备受瞩目的作品,例如摇滚歌剧《耶稣基督巨星》、音乐剧《头发》、戏剧《萨尔甘的奇迹》等等。由于她担任比泰夫剧院的艺术总监,贝尔格莱德迎来了当时先锋派戏剧界的巨擘,例如让-保罗·萨特、托马斯·艾略特、欧仁·尤内斯库、萨缪尔·贝克特等。

米拉·特莱洛维奇以其勇敢执着的戏剧风格和积极的社会参与而闻名,她为艺术和文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于1989年在贝尔格莱德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