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塞尔维亚起义爆发的日期,旧历是圣枝主日,新历是1815年4月23日,被定为塞尔维亚建军节。这一天标志着一个历史转折点,促成了现代塞尔维亚国家的建立,也促成了一支高效现代化的塞尔维亚军队的诞生。这场起义由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大公领导,在戈恩吉·米拉诺瓦茨附近的塔科沃举行的公爵和牧师会议上正式宣布。这是塞尔维亚历史上一段成功的军事时期,此后,塞尔维亚逐步建立了国家,并最终推翻了土耳其最高政府。朝着这一目标迈出的第一步是1825年建立常备军,由1147名年轻男子组成十二个部队,被称为“入伍警察”。由于波尔塔对常备军的引入视而不见,国民议会正式将“士兵”一词改为“登记员”。这支常备军居住在军营中,并领取薪水。
塞尔维亚自1850年起开始培养军官,并开设了炮兵学校。自1861年起,除了构成其专业核心的小型常备军外,塞尔维亚军事组织还通过正式实行普遍兵役制和组建民兵式人民军得到了加强。在1876-1878年塞尔维亚-土耳其战争后的柏林会议上,塞尔维亚凭借军事和外交努力获得了国家独立,并在南部地区扩张。20世纪80年代,在米兰·奥布雷诺维奇国王的推动下,塞尔维亚开始了军事改革,在借鉴最现代化的外国模式的同时,也借鉴了自身的经验,建立了一个更先进的军事组织。这支军队在 1912 年至 1918 年的战争中展现了其实力和效率,当时它成为实现塞尔维亚人和其他南斯拉夫人统一民族计划的国家政策的主要工具。